80年梅龍鎮,端出了一桌掌門菜
梅龍鎮“掌門宴”菜單
文|蔣暉
想要知道一座城市真正的味道,一定要去老字號,上海梅龍鎮酒家不久前剛剛度過80歲大壽,八十年風雨,五代掌門,據說第一代掌門沈子芳師傅留下526道老菜,各代掌門都有絕活,推陳出新,2019開年,第四代掌門人周曉敏推出一桌掌門宴,傳說都是隱藏菜單。
本次掌門宴由周曉敏與馬來西亞棕櫚油合作推出,在場美食大咖、營養學家一起見證老字號的掌門宴。
椒鹽河蝦仁
椒鹽河蝦仁是梅龍鎮酒家第三代傳人包師傅的菜。包師傅擅長椒鹽,傳到周曉敏手里,將河蝦裹上粉衣,過油炸,炸后外殼酥脆,椒鹽味悠長。要訣是不能炸實,回口要有河蝦的鮮、嬌、嫩。
椒鹽蹄髈
椒鹽蹄髈源自川菜的蛋酥鴨,先將蹄髈整皮取下,拆肉去骨,調味烹熟,再填回蹄髈皮,入鍋油炸,上桌時改刀,絲毫沒有蹄髈之形。夾一筷入口,酥脆綿軟,香濃渾厚。贊!果然是隱藏的美味!
軟炸子蓋
軟炸子蓋選用的是走油肉,改刀后穿上一層粉衣,入油炸酥,撈出,蘸些許椒鹽,入口脆焦滑嫩,真是軟香溫玉在口,不見油膩。椒鹽口味之外,周師傅更是加配一疊綿白糖,蘸糖食用又是另外一種風味。
夾沙香蕉
讓在場嘉賓一致留下鮮明印象的還有一道夾沙香蕉。將香蕉切開,夾上豆沙,裹面粉,入油鍋炸。外殼是薄薄的脆,輕咬輕抿,綿軟的香蕉里夾著一小口綿軟的豆沙,是你甜我甜的情意綿綿。
這一桌菜以炸烹為多,周曉敏解釋說,這是因為棕櫚油煙點高,用于炸制、爆炒菜品,色面清爽,菜品酥脆,炸后油質清澈。
周曉敏(右)師傅講解以棕櫚油烹飪中餐的技術要訣
油炸菜品是最能帶來幸福感的美食,幾乎所有人都有自己的油炸愛,日本的天婦羅、美式炸雞、中餐的各式點心,這些領域都是棕櫚油的優勢區。以棕櫚油炸制的食物能長時間保持挺括有型,脆度持久,外觀清爽,以及食材原有的色相;同時棕櫚油無味,不會掩蓋食材本味。
馬來西亞棕櫚油合影
除了烹炸,爆炒類菜品也是棕櫚油的優勢項目,能快速鎖住食材的水分,保持嫩度。川菜中有急火快炒、立鍋成菜的小炒菜,粵菜講究鍋氣,這些都需要高溫快炒,使用棕櫚油制作既能保持菜品的口感、滋味,又能減少油煙,為廚師營造高質量的工作環境。
棕櫚油是一種熱帶木本植物油,與大豆油、菜籽油并稱為“世界三大植物油”。相比其他植物油,棕櫚油具有成本低、抗氧化性好兩個優良特性,被廣泛用于食品加工、餐飲業,我們日常生活中經常食用的冰激凌、薯條、方便面中都有棕櫚油的存在。人類食用棕櫚油的歷史超過5000年,棕櫚油還是目前世界上生產量、消費量和國際貿易量最大的植物油品種。馬來西亞由于優越的氣候條件,是世界重要的油棕種植地之一。
1
穩定性高
棕櫚油的多不飽和脂肪酸含量低,不易與酸質聚合,結合相對較高的飽和脂肪酸含量,所以煙點高、穩定度高。棕櫚油多用于油炸、爆炒食品,菜品色面干凈,香氣純凈,工作環境油煙少。
紅色棕櫚油搶鏡(右)
2
高抗氧化
棕櫚油富含植物營養素,如VE、輔酶Q10、β-胡蘿卜素等。它們對棕櫚油的穩定性及質量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尤其是胡蘿卜素和維生素 E,而且棕櫚油富含維生素E生育三烯酚,這是一種比日常生活所接觸到的維E生育酚的氧化功能高出數倍的成分。
3
天然均衡的脂肪酸成分
棕櫚油具有天然均衡的脂肪酸成分,含有的飽和脂肪酸和不飽和脂肪酸比例均衡,約有44%的棕櫚酸、5%的硬脂酸(兩種均為飽和酸)、40%的油酸(不飽和酸)、10%的亞油酸和0.4%的α-亞麻酸(兩種都是多不飽和酸)。
微信又?叒叕改版了,很多朋友說不好找到我們的公眾號。按下方提示,給我們加顆小星星,就不會錯過精彩推送啦,比心
編輯|貓頭鷹小姐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9138199759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