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視越南制造:越南能否取代中國成為世界工廠?
中國經濟周刊
從消費電子、服裝、汽車配件到農產品等諸多行業,《中國經濟周刊》記者采訪的眾多投資越南的企業家均給出了相同的結論——越南難以取代中國成為世界工廠,理由很簡單:相對于中國巨大的體量,越南本身的規模有限,而且,越南制造發展越快,其原有的成本優勢削弱得也就越快,相對薄弱的供應鏈也就更加緊張,從而進一步推高其成本。這一切,已經讓敏感的企業嗅到了危險的氣息。
的確,當前的越南制造在快速發展,出口增長迅猛,但是,一切也都在快速變化。
越南河內一工廠的工人正在生產運動品牌服裝
“越南不可能取代中國成為世界工廠?!?019年,劉勇去越南投資建廠生產汽車配件。他說,這不是他一個人的看法,而是這一兩年在越南與眾多中國企業家經常溝通后的共識。
一位在越南工作生活多年,對當地營商環境非常熟悉的中國人對《中國經濟周刊》介紹說:“以前出去的一波是勞動密集型的紡織、鞋、衣服,后面是光伏、太陽能,現在過去的就包括手機、電子,三星、蘋果都去越南了,相對應的上下游企業也跟著過去。目前越南比較火熱,越南是比較有雄心壯志的,是真的想著取代中國,或者說有成為世界工廠的這個方向?!?/p>
那越南能否取代中國成為新的世界工廠呢?這成為當下熱議的話題。
今年一季度,越南出口總額達885.8億美元,同比上升12.9%。被拿出來比較的是廣東深圳,一季度出口額4076.6億元(約合608.3億美元),同比下降2.6%。越南超越深圳,也在國內互聯網上引發了一波焦慮情緒。
然而,這其實并不具備可比性,越南人口近1億,而深圳只是中國一個2000多萬人的城市。2021年,越南GDP總量不到深圳的80%,也略低于與之相鄰的中國廣西,而且,廣西的人均GDP是越南的兩倍多。
恩凱控股有限公司是一家總部在寧波的紡織服裝出口骨干企業,在東南亞多國經營和投資項目。該公司董事長沈功燦認為,不用太擔心越南對中國制造的沖擊,因為“越南規模不大”,只看紡織服裝業,國內幾個規模企業,比如寧波的申洲國際等這些大企業一去,當地招工馬上緊張,容易一下子飽和。
朱濤是一家A股主板上市公司的總經理,公司主營手機電子產品,在越南也有電子產品生產基地。對于當前熱議的越南是否會取代中國成為世界工廠,他表示,“國內的說法有點過慮了?,F在一些客戶考慮從中國轉移出去,這個是有產業轉移的規律在,但越南的體量,包括勞動力是有限的,空間也有限,所以配套更有限,只能承接一部分”。
從消費電子、服裝、汽車配件到農產品等諸多行業,《中國經濟周刊》記者采訪投資越南的企業家們均給出了相同的結論,理由很簡單——相對于中國巨大的體量,越南本身的規模有限,而且,越南制造發展越快,其原有的成本優勢削弱得也就越快,相對薄弱的供應鏈也就更加緊張,從而進一步推高其成本。這一切,已經讓敏感的企業嗅到了危險的氣息。
的確,當前的越南制造在快速發展,出口增長迅猛,但是,一切也都在快速變化。
“如果不是美國加稅,我們不可能去越南”
劉勇是一家總部在上海的汽配企業負責人,該企業年收入規模超過10億元。2019年,他決定去越南投資辦廠。
“為什么去越南呢?”劉勇自問自答道,第一個原因是美國對中國汽配產品征收25%關稅,而美國對越南汽配產品是零關稅。他解釋,公司的毛利率才20%多,如果美國征收的25%關稅落到自己頭上,“我就要虧錢,那就不做”;如果關稅落到客戶的頭上,客戶就要取消訂單?!爱斎?,也有財大氣粗的客戶說,25%的關稅由他來承擔,但這種客戶極少?!?/p>
為此,劉勇將出口美國的產能放在了越南,在其公司營收規模中占比約20%,80%的產能依舊留在國內。“如果不是美國加稅,我們不可能去越南。”他說。
低關稅甚至零關稅的外貿環境確是越南制造吸引中資企業前往投資的誘人之處。2007年,越南加入世界貿易組織,迄今為止,越南已經簽署16個自由貿易協定,包括今年生效的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定(CPTPP)、越南與歐盟自由貿易協定以及越南與英國自由貿易協定等。這給越南帶來了極高的貿易便利度。
郭林海在東莞厚街經營一家精密五金企業,一部分業務是為三星供應商做配套。2017年曾第一次去越南考察,但沒有下定決心。2018年8月,他在越南的工廠正式開業?!霸侥线@幾年發展主要還是靠美國,因為美國對中國出口產品加征那么多關稅,很多企業不得不搬遷到越南去,其實很多不想去的?!?/p>
郭林海說,毗鄰其工廠的一家做電子印刷的企業去越南,“主要是考慮中美關系,在越南做同樣的產品,比在中國成本還要高10%”。
2019年,許安華跟搭檔也去了越南考察,他的公司在珠三角,是三星手機的配套商,也有在越南設立分廠的打算。許安華說,因為歐洲和越南之間零關稅,在越南生產同樣的產品比在國內“給客戶省了關稅錢”。
寧波長隆國泰有限公司是一家工貿一體的服裝企業,擁有設計研發、生產供應鏈、國際國內貿易三大板塊,2020年出口額1.3億美元。該公司外貿業務負責人許小鋒說,越南對歐美、加拿大零關稅,“這是一個最大的原因,其實我們出口商是不愿意去的,但是沒辦法,這對客戶有好處”。
關稅之外,越南的增值稅、企業所得稅優惠力度也讓一些企業心動。2018年底,彭海國為三星充電器供應商做配套的越南工廠投產。他說,其工廠企業所得稅是20%,然后增值稅是統一的10%,“中間不摻雜其他的稅費了,就全部包含在10%里面?!?/p>
跟著客戶,跟著訂單去越南
跟著客戶走,跟著訂單去越南是另一大選擇因素。2019年,三星關閉了在中國的最后一家手機生產廠,轉而去了越南。
三星電子給出的解釋是,中國競爭市場激烈。市場調研機構IDC發布的數據顯示,2018年,三星電子在中國的手機銷量僅334萬部,排名第8,市場占有率僅為0.8%。
三星手機在中國市場撤退,在全球市場仍然銷量第一,去了越南的三星仍然是眾多中國配套供應商的最大客戶。彭海國說,“現在,越南三星占到了整個三星手機全球產量的50%”,“像我們是沒辦法,我們最大的客戶是三星,對我們物料占比太多了,如果我們還想繼續經營的話,只能跟著客戶遷移”。
盡管跟著去了,因為是新設工廠,他在越南北江的工廠仍然要獲得三星的認證才能拿到訂單,“2019年、2020年很痛苦”,2021年4月拿到三星的認證后,才扭虧為盈。
郭林海告訴《中國經濟周刊》:“我們去越南,是因為我有兩個客戶跑過去了。我的兩個客戶就是三星的供應商,都是韓國企業,之前是在中國國內生產,后來,三星去了越南,這兩個客戶也就跟著三星去了越南。我們也是跟著客戶走,跟著市場的需求跑?!?/p>
朱濤也說,去越南,當時其實主要是客戶配套的要求。“他們要求你過去,你不去的話,你的業務就可能轉給別人了?!?/p>
除了跟著客戶去越南,許安華坦言,還有不少歐美客戶出于供應鏈安全考慮,將新的項目訂單指定在越南做,或者說在中國以外的地方做?!叭绻F在所有的供應商都在中國,有些客戶可能覺得風險太大?!币驗橐咔?,他的越南工廠計劃被擱置,但今年下半年還是準備落地。
還有一些企業去越南,看中的是當地的原料優勢。主打乳膠制品的東莞市芬璐家居有限公司2007年就在越南設立辦事處,2012年在胡志明市設廠。該公司總經理曹明蓮說:“越南是天然橡膠的主產國之一,我們的工廠在當地采購原料,當地銷售,一年產值達6000萬元人民幣。”
2019年,鹽津鋪子控股公司在越南設立果干生產基地?!傲⒆阌谠?,這是最核心的?!丙}津鋪子常務副總經理楊林廣介紹,越南是農業大國,擁有榴蓮、芒果、菠蘿蜜等稀缺的水果資源,而越南當地農產品精深加工企業少。
越南胡志明市,當地正準備上崗的工人。
越南河內一家工廠的工人正在生產服裝
東莞市一位鞋廠的女工正在加緊生產。越南的人工成本比東莞低。
越南也招不到工人了,“3到5年后越南工資還要翻倍”
“去越南的第二個原因,我們是勞動密集型產業,上海的人力成本越來越高,而越南的勞動力成本只有上海的1/3。”劉勇說。
2019年8月,三星惠州電子撤出之前,其所在地陳江街道一名業內人士告訴《中國經濟周刊》,在惠州當地,一名普通工人的用工成本在4500元/月左右,而相同的工人,在越南只需1300元/月,成本不到惠州的三分之一。
郭林海接受《中國經濟周刊》采訪時舉例,據他了解,在東莞的某家鞋廠一個月的訂單是600萬雙鞋,“在越南的人工成本跟東莞人工成本比起來,一雙鞋要省1美金,你說一個月下來省多少錢,一年下來省多少錢”。
紡織服裝是典型的勞動密集型產業。許小鋒告訴《中國經濟周刊》,在寧波,如果服裝廠縫制車間的一線工人超過500人,就算大廠了,這個規模的工廠現在越來越少;而在東南亞,比如柬埔寨、越南,工人達到1000+算一般規模工廠,“他們有產能、有工人能做大數量訂單”。
然而,短短3年之后,越南的人力成本優勢幾乎消失殆盡。
朱濤說,2019年投資之初,越南當地人力成本相比國內確實有比較大的差距,比較便宜,“現在上升比較快了,這部分慢慢失去它明顯的優勢”。
“很多人說越南就像中國的20世紀90年代,根本就不是,完全是反的?!惫趾8嬖V《中國經濟周刊》,其越南北寧工廠2018年的時候,就招不到工人了,“2018年招工是怎么招?介紹到工廠,招一個就給500塊錢人民幣介紹費”。
因新冠肺炎疫情,郭林海的工廠一度封控停工,今年2月解封之后,招工比2018年更難。郭林海說:“廠子開工招不到工人了,怎么辦?最高的時候,一個工人過來,獎勵1000塊人民幣,才把廠里的員工召回了一部分?!?/p>
郭林海介紹,其工廠普工工資平均2800元人民幣/月。曹明蓮的家居廠員工工資水平約3000元人民幣/月。
普工如此,管理人員工資水平更高,上升速度更快。郭林海說,辦公室人員包括翻譯、財務,工資是6000元人民幣/月起步。
廣東省紡織品進出口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楊全興介紹,公司在越南布局已有10多年,“越南員工的工資10年間應該增長了五六倍”。他分析,越南的短板就是人口基數比較小,各行各業發展起來以后,企業互相競爭,很快就出現用工荒、招工難,“越南的工資和福利上漲太快,這是它競爭力下降的一個主要因素”。
越南官方數據稱,2022年一季度部分地區出現用工荒,缺口約12萬人。
接受采訪的多位企業家認為,越南制造趕不上中國制造的另一個重要原因是,越南員工的勤奮程度。
曹明蓮分析,越南受法國統治100多年,越南人比較享受生活,工作中懶散一點,以前“從來不加班的”。
“年輕人都不怎么干活的。很多20多歲的小伙子,在那里一瓶啤酒就一上午或一下午?!惫趾Uf,有時候,越南員工因為一場足球賽就要請假,為此,工廠不得不預備更多的員工。“我有個朋友在那里開電子廠,需要150人,他就招165人,按每一天10%的人請假準備?!?/p>
劉勇則告訴《中國經濟周刊》,其越南員工“晚上回家以后看到工廠領導的電話一般都不會接的”,上班的8個小時工作效率比不上中國,“我舉個例子,相同的產品、相同的時間,他們生產出來的數量要比國內大概低15%~20%”。
劉勇判斷,越南的勞動力成本會越來越高,“我預計在3到5年以內就會達到中國的標準,所以它的勞動力優勢會一去不復返”。
不光是越南,緬甸、柬埔寨這些東盟國家的工資水平同樣快速上漲。
許小鋒說:“2012年,我們去柬埔寨的時候,普工的月工資水平是36美元,確實很便宜,到現在已經上漲到195美元,算上加班和福利,實際上發到工人手上的工資就達到250美元。如果是管理人員,那從700美元到1000美金不等,我們在那里的工資是不低的,非常高?!?/p>
“原料、設備都是從國內進口的”,中國供應鏈優勢不會變
人工成本上升吞噬了企業的利潤,供應鏈問題更讓不少企業頭疼。
“我的工廠需要的一些材料、輔料全部是中國過去的,包括廠里煮飯的電飯煲,全都是中國過去的,光是運費增加的直接成本,比如,不銹鋼運費從東莞到越南河南省就要3塊多錢人民幣每公斤,就增加了10%的成本?!惫趾Uf,“我們的產品要電鍍,那邊的成本也是東莞的1.5倍。整體算下來,最少要增加10%的成本?!?/p>
朱濤也說:“從中國過來的原材料有很多,像一些包裝材料、原材料在這里(越南)是沒有的。另外像工業輔材、膠水、錫膏這些在當地也是沒有生產的,都從國內進口?!?/p>
三星手機的配套商許安華說,越南生產的難點之一確實是物資的配套,所需要的物資很多在當地都沒有生產或者很難買到,要從外面進口?!艾F在有所好轉,改善了一部分,但也沒有完全替代,很多比較中高端的工業用品,還得從中國進,越南那里沒有或者是貴?!?/p>
越南顯然希望改變這種局面,辦法之一是逐步提高原產地標準。
劉勇告訴《中國經濟周刊》,越南產品出口歐美等地要享受關稅優惠政策,就必須獲得原產地證明?!斑@個審核越來越嚴格,我們剛來辦廠的時候,只要在越南本土采購在25%以上的,就可以拿到原產地證書;第二年是30%,今年是改到了35%。”劉勇說,這會讓其采購成本提高10%左右。
廣東省紡織品進出口股份有限公司在東南亞的布局主要集中在越南、柬埔寨、緬甸和孟加拉等地,且以越南為主。該公司總經理楊全興說,在2019年時原材料從國內進口占比百分之八九十,但是因為有越來越多的企業在越南設立了紡織面料、紡織印染、成衣繡花等工藝的工廠,以及紙箱、輔料等各種配套企業,所以從中國進口原料的下降速度越來越快,對中國供應的依賴也在不斷下降。
許小鋒則認為,東南亞當地紡織服裝企業目前大部分還是來料加工階段,“實際上就是中國的面料、輔料、原材料出口到越南、柬埔寨等東盟國家,在當地裁剪、縫制和包裝”。
許安華則說:“有一些像電路板之類的,可能前期我們會在國內采購,但后面我們還是會優先尋找本地供應商,去了那邊就要盡量地本地化?!?/p>
劉勇認為,未來,也許會形成一種新的產業格局,就是國內負責研發與零部件制造,東盟國家生產組裝,再出口到世界各地。
曹明蓮也說,像做鞋的,開發設計仍然是以中國為主,開發完了之后,配件仍然還是在中國采購。
紡織服裝出口企業恩凱控股董事長沈功燦則認為,越南可能在輕紡、電子組裝產業部分環節上實現供應鏈替代,但不太可能形成完整的產業鏈。未來,一些關鍵原材料的生產還是會留在國內,中國最大的優勢就是掌握著市場、資本和供應鏈的話語權。
朱濤表示,從整個工業配套來講,全世界就只有中國做到極致了,從成本效率、供應的速度到供應品類,除了中國以外,其他地方都很難做到這一點。
事實上,中國是越南在亞洲的最大貿易伙伴,今年一季度,中國對越南出口額為276億美元,是越南最大的商品進口市場。
惠州三星曾是三星電子在中國最大的手機生產基地,2019年9月關閉。
綜合成本比惠州高,“我是虧了錢回來的”:賺錢的只有20%,剩下的80%都虧
郭林海2018年準備去越南建廠的時候,當時在越南已經營6年的劉敏生卻勸他不要去。
劉敏生說,在越南這么多年,他手機里存著5000個在越南的中國人手機號碼,“賺錢的只有20%,不賺錢的40%,還有40%是虧錢的”,“我2019年就撤回來了,虧了錢,現在那邊還有一點點業務,也是不賺錢的,競爭越來越激烈,單價打得低。”
這并非劉敏生一個人的印象。許小鋒也告訴《中國經濟周刊》,越南、柬埔寨的成本都在上升,“一件衣服在那邊做比在中國做,FOB價格有時候還要貴。這樣一來,單純的加工環節并不賺錢,只有那些擁有上游面輔料優勢的龍頭企業才能夠實現盈利?!?/p>
“我覺得在東南亞開一家純粹服裝加工廠是很難盈利的,只是給當地增加就業,創造稅收,從我了解的情況看,我們在海外投資的服裝加工廠100家有20家能盈利已經很不錯了?!痹S小鋒說。
許安華認為有虧有賺很正常:“我身邊有一些開塑膠廠的朋友,他們過去的時候也沒有做好,最后虧了回來的也有。畢竟去國外經營,跟國內的很多觀念、方法都是不一樣的?!?/p>
一開始,郭林海的投資計劃只有數百萬元人民幣,不過,“開弓沒有回頭箭,后面就不斷地投入,到現在接近2000萬元?!惫趾Uf,到了越南之后,各種現實困難慢慢就浮現出來了。
“2018年的時候,我們說去越南投資有5年黃金期,現在已經3年多了?!惫趾i_始擔心這筆投資最終能不能賺到錢。
“今年客戶回款變慢了,之前講好的月結,現在也拖到四五個月?!彼f,這是首要的困難;其次就是廠房租金貴,加重了現金流負擔,“越南河內廠房租金比東莞不低,現在還要高一點,而且一租就要求一年,租金也是按年付,而在國內,我們可以按月付租金?!?/p>
朱濤企業的海外基地坐落在越南北寧,臨近河內。朱濤說,“這里的廠房租金漲得很快,這兩年差不多翻倍了,原來1平方米的工業廠房租金在2美金左右,現在是4美金,跟惠州的差不多了”。
2019年去越南北江時,朋友勸彭海國自建廠房,但因為客戶訂單催得很急,他只能租賃廠房,現在頗為后悔。“鋼結構廠房的建筑成本大概120美金/平方米,但是出租的話,每平米可以出租到4.5美金/月,投資回報率非常高,折算的話就是20多塊錢(人民幣),而這個在國內只要14塊錢左右。”
此外,郭林海說,越南的基礎設施建設跟中國比還有比較大的差距,“公路運輸成本每公里大約3塊錢人民幣,國內只要一塊五人民幣左右,高了一倍”。
許安華也說,從河內到海防港口,只有一條國道,100多公里的路程有時候要走大半天。不過,他認為,越南的路越修越好,隨著時間的推移,越南的交通便利性也會越來越好。
鹽津鋪子常務副總經理楊林廣的感受也一樣,越南各方面綜合成本處在一個非常迅速的上升通道,“像我們做個冷庫,成本比國內高很多,甚至于翻倍以上,一是因為建造商少,二是因為疫情”。
越南北江省離廣西約100公里,在這里開廠3年后,劉勇總結,綜合實際成本算下來,基本上和惠州持平甚至略高。
硬性成本看得見,談到一些隱形的營商環境成本,郭林海吐槽說:“我的工廠,3年了,辦消防、環保到今年都還沒搞好。”
劉勇直言,越南營商環境遠沒有中國好,風氣的問題還比較嚴重,“去任何一個政府部門辦一個事情都要送禮”。
越南之外的選擇:向緬甸、柬埔寨、非洲轉移,還有回到中國
“當初是市場、是客戶逼著我們去,那邊確實有廉價勞動力,但是現在再去越南投資,我不會去的,機會已經沒了?!痹S小鋒說。
在越南投資辦汽配廠的劉勇表示,“如果美國的關稅可以取消,我們會立即回國”,“只留一個小工廠,做一些簡單的東西”,“我要做個備胎在這里”。
朱濤分析,去越南的企業越多,市場競爭越激烈,“越南本地的體量是有限的,所以,現在過來(越南)可能需要認真地考察清楚”。
因為新冠肺炎疫情,郭林海已經兩年沒去過越南工廠,他計劃6月份去現場,加強管理?!耙钕聛怼!彼f,這是當前階段的首要任務。招不到工人,他考慮用機器代人,“新機器是以前機器效率的兩倍多?!边@一做法與珠三角眾多企業正在推進的機器代人并沒有什么不同。
劉勇則觀察到,因為在當地采購原材料,要么買不到,要么買得貴,一些附加值高的工廠和一些高精密技術的工廠,不得不搬回到中國去。
越南整體成本上升之后,其他地區成為新的選擇。
除了越南基地,鹽津鋪子控股公司在柬埔寨也有水果加工基地,且規模更大。該公司常務副總經理楊林廣接受《中國經濟周刊》采訪時說,東南亞的熱帶水果原料資源優勢還是非常突出,精深加工企業又少,鹽津鋪子集團的計劃是成為中國最大的熱帶水果制品制造企業。
與此同時,楊林廣明確表示,公司更愿意在柬埔寨擴大芒果生產規模。他給出的理由是,柬埔寨芒果采購成本比越南更低,人工成本也更低,其他輔料,比如說白糖比越南大概低1000塊錢人民幣一噸,“就是它的整個綜合成本是更低的”。
關于去越南投資,許小鋒說:“現在去,作為服裝加工企業,我個人覺得已經沒有優勢,越南成本已經上來很多了,但是緬甸我還想去?!?/p>
恩凱控股董事長沈功燦也看好緬甸,該公司是中緬工業園的牽頭企業之一。他認為,緬甸作為東盟成員國,已經加入東盟自貿區、中國—東盟自貿區、韓國—東盟自貿區、印度—東盟自貿區,美國、歐盟、日本等30多個國家和地區給予緬甸貿易普惠制待遇,從緬甸出口到這些國家和地區的大部分商品零關稅;緬甸勞動力資源豐富,5300萬人口中約65%處于勞動年齡,緬甸最低工資當前只有600~1000元人民幣/月,“還有就是地理位置優越,國內到緬甸可以走陸路和海運,會越來越方便”。
朱濤對《中國經濟周刊》表示,不光是越南,東南亞其他國家如泰國、馬來西亞、印尼、菲律賓等地都可以承接中國制造。
“越南員工工資和綜合成本上升速度挺快。我們考慮向其他國家,比如說孟加拉國,向中南美的海地、墨西哥,以及非洲的肯尼亞、埃塞俄比亞、馬達加斯加等這些國家去。這是整個世界紡織行業的大趨勢。”廣東省紡織品進出口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楊全興說。
站在全球產業格局來看問題,楊全興認為,原來的國際貿易是把中國的產品賣到世界各地去,現在的國際貿易是要把世界各地的產品賣到世界各地去?!坝唵稳绻舨辉谥袊?,那也要留在中國公司手上。我們就是希望中國公司主動出擊,充分競爭,在競爭中梳理出自己的競爭優勢,然后獲取更多的訂單,再去世界各地安排生產,持續保持一定的競爭優勢,保持訂單,保持利潤,保持增長。”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3613841283
標簽:
食品安全網 :https://www.food12331.com
上一篇:剛買完房就后悔了 怎么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