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冷庫檢出陽性,連夜緊急處置!吳尊友:冷鏈進口海產品或為疫情源頭
武漢市昨天(12日)檢測發現,3份巴西進口牛肉標本核酸呈陽性,目前貨物已封存,所幸未流入市場。進口牛肉,資料圖據武漢市衛健委消息,武漢市疾控部門昨天對“中食武漢冷藏物流有限公司中央直屬儲備肉冷庫”(以下簡稱“中食冷庫”)冷凍食品進行新冠病毒核酸檢測,發現從青島黃島海關入關的進口冷凍去骨牛肉臀腰肉心外包裝樣本有3份檢測結果呈陽性。武漢市區指揮部迅速采取貨物封存、人員排查隔離、場地消殺等應急處置措施,連夜對冷庫外環境和工作人員進行采樣和核酸檢測,并同步開展流行病學調查。經查,該批次進口產品共27噸,1006箱,原產國為巴西,廠家注冊代碼2015,由巴西桑托斯港出關,8月7日在青島黃島海關入關,存于青島潤渤冷庫,8月15日出庫,8月17日抵達武漢后一直儲存于中食冷庫,未流入市場。截至11月13日7時,武漢市對涉及的冷凍產品全部封存,環境全面進行消殺,中食冷庫200個環境樣本及其112名職工核酸檢測結果均為陰性。這已經不是巴西牛肉第一次檢出陽性。10月1日,海關總署官網發布消息稱,因從巴西進口1批凍去骨牛肉1個外包裝樣本中檢出新冠病毒核酸陽性。按照規定,全國海關暫停接受巴西MINERVA S.A(注冊編號為SIF421)牛肉企業產品進口申報1周。小觀注意到,近期國內多地報告一些進口冷鏈食品被檢出新冠病毒。
南京
冷鏈運輸進口的海產品
可能就是疫情源頭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與寄生蟲和細菌等病原微生物不同,病毒在低溫環境比如攝氏零下十幾度下,并不會被凍死。一般來說,溫度越低,病毒存活的時間越長。如果把病毒放到攝氏零下180度的環境,比如液氮里,則可能存活幾十年乃至上百年。冷鏈造就的低溫環境,就為病毒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存活空間。冷鏈的溫度不同,病毒存活的時間也不同。一般來說,在攝氏零下20度的環境中,病毒可以存活數月之久。即使是普通的冷鏈運輸,病毒也可存活好幾周。如果是在新冠疫情高發地區污染的物品,包括食品或外包裝,經過冷鏈運輸,則可把病毒帶到非疫區,從而引起接觸傳播,引爆新的新冠疫情。吳尊友介紹,我國相關部門早就注意到冷鏈可能存在的疫情風險。首先是北京新發地疫情。通過分析新發地新冠疫情發現,病例主要集中在水產品經營區域,而且這一區域環境受到新冠病毒污染最嚴重。這些發現提示,北京新發地疫情可能與海產品有關。同時也發現,在活魚等常溫水產品區域,疫情并不嚴重。再回顧年初武漢早期疫情,在華南海鮮市場,病人也主要集中在冷凍海產品區域。這些線索都指向冷鏈運輸進口的海產品,可能就是疫情源頭。順著這條線追查,果真發現了多個國家輸入的海產品受到新冠病毒污染。隨后,全國多個城市海關對進口冷凍海產品或肉食品檢測,發現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呈陽性。越來越多的證據顯示,冷凍的海產品或肉食品,可能把疫情國家的病毒傳入我國。這些發現,使得海關等部門加強進口檢測,全國各地市場監管和衛生部門也都對當地冷鏈食品加強了監管。冷鏈為何潛藏風險大?
各地在進行進口冷鏈疫情防控工作時,雖然會結合全球疫情最新形勢全面收集信息,科學確定抽檢商品種類和批次,但進口冷鏈食品數量多,抽檢難以發現所有病毒。記者在多地調查發現,受封存場地、檢測能力、消毒設施、人員配備等因素限制,難以做到對所有批次取樣檢測。此次涉事的天津海聯冷凍食品有限責任公司冷庫面積7500平方米左右,最大倉儲量約1200噸。公司總經理張彥起表示,公司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和要求進行防疫,但此前沒有強制規定冷庫企業對貨品全面消殺。首農(天津)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主要提供進出口商品的倉儲、分撥和配貨服務。公司副總經理郝學志介紹,在此次天津疫情發生之前,公司就要求凡是進入庫區的人員都必須提供7日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還會對所有出庫貨物外包裝進行消殺,防止病毒傳播。郝學志也坦言:“每一個環節都可能出現疫情傳播,我們無法判斷病毒潛藏在外包裝、內包裝還是食品本身,全部檢測的背后是巨大的人力成本與時間成本?!?/strong>此外,裝卸環節成為防疫的難點之一。記者在北方某港口看到,進口的冷凍集裝箱貨物進入冷庫時,各類凍品需要裝卸工人一件件手工掏箱,然后再用叉車轉移至冷庫中儲存。記者在華東某港口采訪了解到,許多地區裝卸冷凍海產品的工藝落后,由于冷凍海產品多是件雜貨,必須由港口裝卸工人下到船艙,將貨物一件件搬抬到網兜,再由吊機吊下船。冷鏈防疫還需協同作戰、人物共防
業內人士表示,按照《進口冷鏈食品預防性全面消毒工作方案》要求,在進口冷鏈食品首次與我境內人員接觸前實施預防性全面消毒處理,可以從源頭上最大程度降低新冠病毒通過進口冷鏈食品輸入風險。國內凍品和水產進口供應鏈服務平臺優合集團天津分公司總經理王麗表示,進口凍品的消毒處理工作應避免降低口岸通關效率,造成貨物積壓滯港。她認為,進口凍品在進入冷庫、未流通至市場之前是進行貨物消殺的較好時機,而且各流程應避免重復消毒。同時應注意保護貨品外包裝,避免二次污染。一些碼頭管理人員和工人建議,相關部門應組織科技人員聯合攻關,對冷鏈食品裝卸裝備進行升級換代,最大限度減少人員接觸風險。同時推廣使用紫外線燈,對凍品進行不拆包裝照射,最大限度地用現代科技提升疫情防控水平。天津市衛生健康委新聞發言人何鵬表示,針對冷鏈食品導致的疫情傳播,必須始終堅持人物共防策略,如果源頭管控工作存在疏漏,就會增加疫情局部傳播的風險,增大防控成本。何鵬建議,冷鏈相關從業人員要增強個人防護意識,避免皮膚直接接觸可能被污染的冷鏈食品。裝卸工人在裝卸來自有疫情發生地區的進口冷鏈食品時,務必全程規范戴好口罩,避免貨物緊貼面部、手觸摸口鼻。穿戴多個防護用品時,務必確保防護口罩最后摘除。對于消費者而言,不要采購沒有明確來源信息的冷鏈食品。選購冷鏈食品時,應正確佩戴口罩,避免徒手接觸食品表面;購物后及時用肥皂或洗手液清洗雙手,洗手前,雙手不碰觸口、鼻、眼等部位。本文綜合自新華視點、長安街知事 等
微信編輯:胡雨松
校對:泰妮
◢ 猜你想看↓↓“上海飛拉薩航班全機隔離”?真相在此!乘客已全部離開→
最新通報:上海一學院排摸發現一名來自中風險地區學生,兩次核酸檢測均為陰性
上海動真格:乘公交不戴口罩,司機有權不發車,勸阻無效可通知公安來處理!
更多精彩內容,請點擊下載上觀新聞APP嘿,星標我們了嗎?
“嗯,這篇正在看↓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3613841283
標簽:
食品安全網 :https://www.food12331.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