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手機軟件測「血氧」,到底準不準?
近日,一些老年人在感染新冠后出現“沉默性缺氧”的問題引發(fā)關注,血氧儀也隨之成為熱門產品。
在血氧儀缺貨、漲價的情況下,有些消費者購買具有血氧監(jiān)測功能的智能手表、手環(huán),甚至通過手機軟件和小程序監(jiān)測血氧。
手機測血氧到底準不準?沒有血氧儀,如何判斷血氧下降? 《生命時報》采訪專家為你解答。
受訪專家
中國醫(yī)藥教育學會名譽會長、呼吸病專家 劉又寧
中南大學湘雅醫(yī)院心血管內科主任醫(yī)師 余再新
手機軟件測血氧準不準
近日,多位醫(yī)學專家提醒,一些老年人在感染新冠后,可能出現血氧含量明顯下降,甚至嚴重低氧都沒有癥狀的情況。
由于買不到血氧儀,眾多消費者把目光投向具有血氧監(jiān)測功能的智能穿戴設備產品,如智能手表、電子手環(huán)等,以此替代血氧儀的功能。
生命時報記者在某電商平臺搜索“電子手環(huán)”發(fā)現,價格從幾百到上千元不等,月銷量較高的可達三四萬。
電子產品測血氧,真的可以替代血氧儀嗎?
中國醫(yī)藥教育學會名譽會長、呼吸病專家劉又寧表示,智能穿戴設備的測準效果如何,他并不了解。在臨床治療中,測量氧合水平的方法有兩種:一種是采動脈血樣,測氧分壓,再計算氧飽和度;另一種是使用血氧飽和度監(jiān)測儀,用監(jiān)測儀測量血液透光度,再計算血氧飽和度,一般選擇手指、耳垂等皮膚薄、循環(huán)末梢的位置來監(jiān)測會更準確。
某業(yè)內人士向記者透露,智能穿戴設備的準確性與醫(yī)用設備相比,肯定是不夠的。但從實踐體驗來看,如果在外部干擾因素較小的情況下,準確性還可以。
如果想靠此類設備了解血氧情況,建議多測幾次。因為手腕放置姿勢不同、腕帶松緊程度、是否涂抹化妝品等,都可能影響準確度。
感染后為什么血氧會下降
血氧飽和度一直是臨床中相當重要的一個新冠分型依據,《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九版)》指出,靜息狀態(tài)下,吸氣時血氧飽和度低于93%可判斷為重癥。
劉又寧解釋,血氧飽和度可反映一個人的氧合水平(如果組織氧合不足,器官、肌肉和其他身體部位的細胞可能會死亡),主要由呼吸功能的好壞來決定。
所以,該指標是醫(yī)生判斷患者有無肺炎、呼吸衰竭等重癥問題的重要依據之一。
正常情況下,血氧飽和度應在95%以上,年輕人會接近100%,患有一些基礎性疾病的老年人可能略低;
如果動脈血氧飽和度低于90%,則為低氧血癥,這不僅是常見的危重病,也是呼吸衰竭的重要表現,需要及時吸氧治療;
如果低于80%,就可能會有生命危險。
劉又寧說,在新冠的重癥治療中,靜默性低氧血癥并不少見,除了在重癥患者較多的老年群體中多見外,年輕重癥患者也可能出現,只是相對占比較小。“他們缺氧的反應往往都來得很遲緩,甚至最初沒感覺到任何不適,正?;顒右矝]受到影響,但是一檢測,血氧含量已經明顯下降了,若沒有早發(fā)現,就可能進展為危重癥肺炎?!?/p>
沒有血氧儀可監(jiān)測呼吸頻率
如果沒有血氧儀,也可通過監(jiān)測呼吸頻率的變化,輔助識別是否可能有重癥危險。
具體方法:靜息狀態(tài)下,數一下患者1分鐘內的呼吸次數,如果超過30次要警惕。
如果呼吸頻次看不清楚,可以根據胸廓起伏的頻次來數。
在安靜狀態(tài)下,健康成人呼吸頻率為每分鐘12~20次;兒童較成年人呼吸頻率更快,1歲以下嬰幼兒呼吸頻率可為每分鐘30~40次;1~3歲兒童為每分鐘25~30次;4~7歲兒童為每分鐘20~25次;8~14歲兒童為每分鐘18~20次。
如果呼吸頻率明顯加快,增加幅度超每分鐘10次,喘氣費力,說話斷斷續(xù)續(xù),嘴唇發(fā)紫,輕度體力工作、平地步行100米或上2層樓就會大量出汗或氣短,要警惕起來,盡快就醫(yī)。
余再新提醒,疫情期間,老年人感染后要監(jiān)測體溫、心率、血壓、呼吸頻率、外周血氧飽和度等變化。
如果出現血氧飽和度下降,或是不明原因的乏力、精神狀態(tài)減退、心率增快或呼吸頻率增快等情況,需高度關注,并及時就診。
同時,要關注老年人的食欲、大小便等。合并慢阻肺、哮喘、糖尿病、冠心病等基礎疾病的老年人,如果出現基礎疾病加重,或感染后出現明顯嗜睡、呼吸困難,也需及時就診?!?/p>
冷鏈服務業(yè)務聯系電話:19937817614
華鼎冷鏈是一家專注于為餐飲連鎖品牌、工廠商貿客戶提供專業(yè)高效的冷鏈物流服務企業(yè),已經打造成集冷鏈倉儲、冷鏈零擔、冷鏈到店、信息化服務、金融為一體的全國化食品凍品餐飲火鍋食材供應鏈冷鏈物流服務平臺。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