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雙廊589家客棧餐飲恢復營業,為保護洱海未來“只減不增”
11月18日,重慶、云南、貴州等南方十省記者協會一行20余人走進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進行調研,一路體驗“蒼山不墨千秋畫,洱海無弦萬古琴”的自然美景的同時,更切身感受到了近年來,為了保護洱海,各級政府部門在環湖截污等方面的努力。
洱海,是云南省第二大、中國第七大淡水湖,被譽為白族人民的“母親湖”,不過隨著大理城鎮化進程不斷加快,洱海流域內人口快速增長,以及洱海周邊餐飲客棧服務業快速發展,洱海污染負荷急劇增加,治污速度跟不上污染增加速度。
早在2015年,大理就啟動了洱海保護治理“七大行動”,包括流域“兩違”整治、村鎮“兩污”整治、面源污染減量、節水治水生態修復、截污治污工程提速、流域執法監管、全民保護洱海以及“三線”劃定生態搬遷等一系列措施。
洱海岸邊的除藻船
而在2017年4月,伴隨史上最嚴洱海治理令的發布,整個洱海流域水生態保護區核心區的停業餐飲客棧達到1900多家,而在著名的雙廊古鎮,629家餐飲客棧全部關停,更是一夜之間將這座喧鬧的“蒼洱風光第一鎮”拉回到了寧靜,
隨后啟動的大理州環湖截污工程中,雙廊鎮成了第一個開工的鄉鎮,2018年初才完成。
如今,雙廊的日處理污水量已經從原來的1000多立方,增加到了8000多立方。
2018年5月,雙廊開始陸續有餐飲客棧整改達標恢復營業,在污水方面都達到了全收集全處理,確保不讓一滴污水流入洱海,大理市雙廊古鎮管理委員會主任施國東介紹,“到目前為止,恢復營業的餐飲客棧有589家,此后政府的審批原則是只減不增,這也意味著,另外那30多家就永久關停了”。
記者注意到玉磯島上最著名的楊麗萍太陽宮,并沒有恢復營業,施國東表示,“太陽宮已經由民宿客棧轉型升級為藝術空間,楊麗萍親自主持改造,未來游客可通過預約免費參觀”。
楊麗萍的私宅太陽宮
除了看不見的地下改造,2018年3月15日,雙廊又啟動了對交通節點、屋頂、景觀式綠化,街巷、墻面文化的地面提升改造,“截止目前,政府投資累計已達7個億,民間資本投入也在3個億以上。雙廊古鎮風貌提升改造已初見成效,管理步入正軌,服務也在提升”。
施國東介紹,為了實現旅游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目前正在打造雙廊藝術小鎮,今年9月已經被云南省人民政府授予“云南特色小鎮”榮譽稱號。
施國東介紹雙廊目前情況
經過十多個月旅游收入負增長的陣痛,沉寂已久的雙廊也逐漸開始復蘇,據官方的統計,2019年1月到10月,雙廊已經累計接待游客190萬人次,實現旅游收入17.04億元。
經過整治,2018年洱海的全湖水已經實現7個月Ⅱ類,5個月Ⅲ類水質標準。據介紹,2019年全年的水質也將與2018年持平,甚至有望達到全年Ⅱ類水質標準,成為2015年以來水質類別最好的一年。
上游新聞·重慶晨報記者 湯皓 大理報道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9937817614
華鼎冷鏈是一家專注于為餐飲連鎖品牌、工廠商貿客戶提供專業高效的冷鏈物流服務企業,已經打造成集冷鏈倉儲、冷鏈零擔、冷鏈到店、信息化服務、金融為一體的全國化食品凍品餐飲火鍋食材供應鏈冷鏈物流服務平臺。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