絲路科創谷詳細規劃(西安:建設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絲路科創中心)
記者 潘英麗
去年3月初,陜西省明確提出建設秦創原技術創新驅動網絡平臺。做為地級市城市,西安市積極主動擔負起秦創原技術創新驅動網絡平臺建設的示范點助推作用,要將西安建設成為具備國際競爭力的絲綢之路科創服務中心,為譜寫新時代高效率發展新篇章提供更多有力支撐。
西安市科學技術局副局長任暉介紹說,西安市堅持把秦創原建設做為“兩鏈融合”的關鍵環節、做為推動西咸一體化的技術創新示范點,明確提出秦創原“一總兩帶”建設總格局,并成立秦創原建設工作領導小組,制定三年實施方案,明確任務和目標,印發專項經濟政策,安排專項資金,各項工作正在加速大力推進。
“今后一段時期的工作思路,將以促進科研成果就地轉變為主線,抓好秦創原技術創新驅動網絡平臺建設、技術創新鏈供應鏈融合發展兩大任務,實施技術創新網絡平臺能級、技術創新主體培育、信息技術金融融合、技術創新創業者生態環境、技術創新人才引育五大提高工程,為打造絲綢之路科創服務中心和西部經濟核心增長極提供更多強勁動力?!比螘煴硎?。
此外,西安市還將實施技術科技型民營企業倍增計劃,大力推進國家高技術民營企業數量、質量雙提高。提高民營企業研發技術創新能力,引導民營企業創建研發機構。并創建“雙招雙引”協同機制,發揮信息技術優勢開展專業人才招商,圍繞構筑現代產業體系,做大做強信息技術技術創新民營企業軟件產業。加大科創基金服務力度,健全信息技術金融服務體系,大力大力推進大力推進民營企業上市融資。創建技術創新創業者全鏈服務體系,大力推進“城校企”協同技術創新深度融合,強化區域輻射帶動作用,努力形成高效率發展的區域軟件產業。協同培育壯大信息技術經紀人(技術經理人)、“科學家+工程師”、“新雙創”三支隊伍,同時優化外國專家經濟政策服務。
自去年4月初明確西咸新區做為秦創原技術創新驅動網絡平臺的總通道以來,“兩鏈”融合示范點作用和科創民營企業聚集效應開始呈現。相關數據表明,截至11月底,該區投資額1964億元;新備案市場主體20.53戶,總量達41.29戶;新增入庫信息技術型中小民營企業是去年全年的1.6倍,高技術民營企業是去年全年的1.8倍。
在優化技術創新生態環境方面,進一步健全經濟政策、深化專業人才服務、健全金融支撐。在大力大力推進工程項目轉變和招納獲批方面,大力大力推進招納一批具備秦創原特色的供應鏈“鏈主”民營企業,并圍繞“鏈主”民營企業加速形成一批成長性高的“隱形冠軍”民營企業、“專精特新”民營企業和獨角獸民營企業,構筑供應鏈生態環境。在力促工程項目轉變上,創建院級科研成果交會轉變機制,推動科研成果轉變工程項目大力大力推進獲批,加大上市民營企業培育。
此外,以探索建設協同“孵化器”試驗區、成果轉變“加速器”試驗區、兩鏈融合“促進器”試驗區為抓手,努力積累經驗、探索路徑。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8月初,秦創原綜合服務站已面向社會投入運營。其中,秦創原綜合服務站做為秦創原技術創新驅動網絡平臺線上實體店服務的聯結點與承攬實體,共設有18個服務通道,通過實體店專業人才服務與線上信息化系統相結合的方式,融合全鏈各類資源要素,為各類技術創新創業者主體提供更多標準化、專業人才化、一站式的全流程服務。做為秦創原線上服務信息技術技術創新民營企業的承攬載體,信息技術技術科技型民營企業民營企業只須在手機微信中打開秦創原綜合服務網絡平臺小程序,整個發展周期中需要的各種服務功能皆已涵蓋。
截至目前,秦創原綜合服務站已整合陜西省信息技術廳、陜西省知識產權局的信息技術型中小民營企業評價等省市區三級業務20余項,30家服務和金融機構入駐,已實體店受理工商注冊、經濟政策咨詢、科研成果交會活動等1348次,秦創原小程序累計備案用戶7829個。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9937817614
華鼎冷鏈是一家專注于為餐飲連鎖品牌、工廠商貿客戶提供專業高效的冷鏈物流服務企業,已經打造成集冷鏈倉儲、冷鏈零擔、冷鏈到店、信息化服務、金融為一體的全國化食品凍品餐飲火鍋食材供應鏈冷鏈物流服務平臺。
標簽: